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科元网
(资料图)
9 月 24 日晚间,浙商证券公告显示,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,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,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 400 亿元提高至 500 亿元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5 年以来,包括浙商证券在内,已有华林证券、兴业证券、山西证券等四家券商,先后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。其中,华林证券年内两度"提额",3 月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至 62 亿元后,9 月再度上调至 80 亿元。
券商信用业务纷纷"提额",足以反映当前两融业务的火爆,背后是 A 股两融市场的火热势态。
截至 9 月 24 日,A 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 24310.59 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融资余额 24140.84 亿元,融券余额 169.75 亿元。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三个交易日融资余额突破 2.4 万亿元。
值得关注的是科元网 ,融资融券交易额占 A 股交易额比重为 12.25%,创 2020 年 07 月 14 日以来新高。
从参与主体看,投资者热情高涨。8 月 A 股市场新开两融账户 18 万户,创年内新高,同比激增 381%,截至 8 月末两融账户总数达 1511 万户。
券商融资类业务集体"提额"
根据浙商证券最新公告,董事会全票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,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原先的 400 亿元大幅上调至 500 亿元。
在此之前,浙商证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曾审议通过《2025 年浙商证券风险偏好、风险容忍度及重大风险限额指标》议案,设定融资类业务规模指标限额为≤ 400 亿元。
浙商证券表示,此次百亿规模的"提额",是为促进公司信用业务的发展,以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的管控。
从半年报来看,在信用业务方面,截至上半年末,浙商证券融资融券余额为 237.85 亿元,较 2024 年末减少 0.48 亿元,下降幅度为 0.20%,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,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市场份额提升至 1.29%。公司有负债的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 280.87%,融资融券业务整体风险可控。
事实上,面对客户旺盛的两融需求,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,年内已有浙商证券、华林证券、兴业证券、山西证券四家券商科元网 ,宣布"提额"融资类业务规模。
华林证券 9 月 9 日公告显示,董事会同意公司信用业务(包括融资融券、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、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其他信用业务)总规模上限调整为 80 亿元;同时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公司及市场情况,在上述总规模范围内决定各信用业务的具体规模,并明确经营管理层作出调整规模决定时需采取有效措施,确保公司净资本及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相关监管要求。
这并非华林证券首次上调,今年 3 月 29 日,公司就曾公告,调整公司融资类业务总规模至不超过 62 亿元。短短半年时间内,这家券商两度调整信用业务规模,"提额"幅度达 18 亿元,足以反映当前券商两融业务的火爆。
兴业证券也曾在 4 月 30 日公告,董事会审议通过《关于调整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案》,进一步完善公司信用业务布局,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。但未披露具体调整方案。
此外,山西证券曾在 4 月 26 日宣布调整信用业务相关规模,信用业务使用自有资金最大规模由不超过 100 亿元调整至不超过 110 亿元,其中,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由 80 亿元调整至 100 亿元,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上限由 20 亿元调整至 10 亿元。
受访机构人士认为,券商频频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,主因在于市场两融需求激增与券商战略转型。市场行情向好,融资需求旺盛,券商为抢占市场份额、提升业务收入而主动加码。同时,这也是券商响应监管要求,优化业务结构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体现。
融资余额连续三日突破 2.4 万亿
A 股市场热度攀升,资金做多情绪高涨,杠杆资金加速入场。
今年以来,A 股市场两融余额不断攀升。回溯此前,截至 8 月 11 日,A 股融资余额合计达到 20122 亿元,这也是自 2015 年 7 月 1 日之后,融资余额首次突破 2 万亿元大关。
至今,三季度行情渐近尾声,市场进入震荡期,这一增长势头仍在延续,显示出杠杆资金对 A 股市场的热情。
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,截至 9 月 24 日,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 2.43 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融资余额 2.41 亿元,融券余额 169.75 亿元,融资融券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 2.46%。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三个交易日融资余额突破 2.4 万亿元。
从融资融券交易情况看,9 月 24 日,市场融资买入额为 2867.58 亿元,融券卖出额为 7.04 亿元,融资融券交易额为 2874.61 亿元。
尽管当前两融业务呈现火热势态,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当前市场杠杆水平仍然稳健,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仅在 2.5% 左右,远低于历史峰值 4.72。另外,融资买入额占 A 股成交额比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,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仍维持在高位。
从参与主体来看,市场投资者热情高涨。中证协数据显示,8 月份市场新开融资融券账户 18 万户,同比激增 381%,环比增长 48%,创下年内新高。从月度数据变化来看,融资融券账户数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,截至 8 月末,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已达 1511 万户。
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,当前两融市场杠杆水平稳健,维持担保比例高位运行,整体风险可控。随着 A 股市场持续向好,两融业务有望保持活跃态势。但需警惕市场波动风险,券商应加强动态监测,做好风险预案。预计两融市场将呈现"量增质优"的发展态势,成为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支撑。
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预计科元网 ,券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上调不会是短期行为,而会成为"周期 + 监管"双轮驱动下的常态。只要两融余额 / 流通市值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